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聚焦 >  >> 
艺评丨文化就在烟火中
来源: 中工网-工人日报      时间:2023-04-09 05:42:26

【艺评】

原标题:文化就在烟火中


(资料图)

邓崎凡

前两天听广播,主持人与听友互动,聊各地清明节的饮食习俗。这才知道,前几天孩子参加活动,商家赠送的青团,青青绿绿的一团,入口软糯香甜,是清明节传统的美食。

清明现在是祭祀、踏青的节日,古时候则更多地与“吃”有关系,叫寒食。清朝诗人全祖望有一次出游,看望朋友,朋友很高兴,拿着新酿的酒招待他。诗人“方知是寒食,禁烟冻厨斋”。

更有名的典故则是,一代文豪苏东坡被贬黄州,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三个寒食。这年,在风雨交加中,诗人“空庖煮寒菜,破灶烧湿苇”,直到看见乌鸦衔着坟前烧剩的纸钱飞舞,才恍然醒悟到已经到了扫墓的时节——“那知是寒食,但见乌衔纸”。

两位诗人,一喜一悲,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,都忘了寒食的习俗:禁烟冻厨斋。

现代人知道寒食的不多了,很多时候,人们把这个存在于古诗文中的节日等同于清明。实际上,寒食在农历清明前一两天。比苏轼更早的南北朝学者宗懔在《荆楚岁时记》中这么记载寒食及其习俗:“去冬节一百五日,即有疾风甚雨,谓之寒食,禁火三日。”

寒食禁火,只吃冷食的习俗肯定要比记载更早。相传春秋时晋国的介之推辅佐重耳(晋文公)回国后,逃隐山中。重耳烧山逼他出来,介之推抱树不出,被火烧死。重耳为悼念他,禁止在这一天点火煮饭,只吃冷食。以后便相沿成俗,叫作寒食禁火。

中国人的浪漫与实用主义可以是这样——用感人的理由和意义“创造”节日及习俗,后人或受激发,或受约束,在这个节日里创造出恰当的美食。

有什么事比“吃”还重要呢?民以食为天。

中国人在肠胃或者味蕾的满足之上,又确有一种独有的情感和追求。于是,“吃”便不只是“吃”了,有了“文化”。

孩子才5岁,他当然不懂那一团绿绿软软的青团有什么“文化”。他是个小“吃货”,但是他也知道每个地方的饭菜有不同的风格和品位,奶奶来照顾他的时候做的饭,与姥姥照顾他时不同,他都爱吃。

我还没有告诉他,这些不同背后基于怎样的风俗差异。未来,他有很多时间去认识了解这些。但他的的确确也知道了一些特殊日子里,饭桌上的不同。

一方小小饭桌,平常烟火,文化就在其中。

如今,中国人都吃饱了肚子,开始追求“吃好”。“吃好”的一个体现,就是传统的饮食习俗开始回归。比如,“冬至饺子夏至面,大暑小暑吃黄鳝”,讲究一些的人还知道“清明螺,赛肥鹅”“处暑送鸭,无病各家”,什么惊蛰吃春梨、霜降吃柿子,“不时不食”的传统饮食观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受。

“时”和“食”的统一,是中国人的生活哲学。这种烟火里的智慧和哲学,我想,孩子们长大了也会懂得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